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心肌梗死预后的“性别歧视”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786天前 | 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Ezekowitz等人推测心肌梗塞(MI)治疗中的性别差异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尤其是出现心力衰竭的风险。

该研究是一项在200241-2016331日期间确诊的MI患者中开展的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研究人员评估首次MI患者的发生率、血管造影结果、治疗和临床预后。为了阐明两性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些列的多变量模型来探索所有MI和非ST段抬高型MI(NSTEMI)对比ST段抬高型MI(STEMI)

MI患者的年龄分布

2002-2016年,共有45064(13878[30.8%]为女性)因首次发生MI而住院治疗(54.9% NSTEMI45.1% STEMI)。与男性相比,女性年龄一般较大(72vs 61)、并发症更多、血管造影诊断率较低(74% vs 87%)。对于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女性患者的左主干病变、包含左前降近端双血管病变或3条血管病变的比例更低(33.4% vs 40.9%p<0.0001),但单一血管疾病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更高(39.6% vs 29.1%, p<0.0001)

住院治疗的MI患者的预后

无论是在STEMI队列还是NSTEMI队列中,女性患者的未校正院内死亡率均高于男性(9.4% vs 4.5%4.7% vs 2.9%)。经校正后,该差异中STEMI队列中仍存在(校正优势比 1.42,95% CI 1.24-1.64),但在NSTEMI队列中,两性之间的差异性丧失(0.97,95% CI 0.83-1.13)

MI5年预后

出院后,STEMI队列和NSTEMI队列的女性患者进展成心力衰竭的概率相近(22.5% vs 23.2%;男性分别是14.9% vs 15.7%)。女性对比男性经历死亡和心衰预后的校正相对风险相当。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MI男女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有所减弱,但STEMINSTEMI后,女性患者死亡或发展成心衰的风险较男性更高,即将血管造影结果、血运重建和其他混杂因素的差异纳入考虑,结果基本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