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日益成为一种常见且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其已经成为全世界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疾病
(CAD)、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
(HF)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即将到来的几年里,随着
65岁以上人口的增长,预计老年人
HF的发病率将有巨大的增长。
缺血性HF的老年患者常表现为左心室(LV)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左心室不同步。有趣的是,衰老过程本身也会影响心脏结构、功能和分子信号通路,使心脏更容易受到可导致HF的应激因素的影响。最近,药物治疗和预防医学的进展已经部分降低了HF的发生率,改善了结局。
心脏病和老龄化本身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参与代谢器官的改变,最终导致循环代谢物水平的变化。然而,衰老和缺血性损伤对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发生的代谢失调的具体贡献仍然未知。
最近,研究人员在Aging Cell杂志发文,评价衰老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小鼠血浆代谢组学谱的影响。
研究人员构建了年轻和年老小鼠的I/R损伤或假手术的微创模型,并进行了完整的心功能评价和非靶向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结果证实,与年轻的假手术小鼠相比,假手术组的老年小鼠心脏功能受损,左心室(LV)尺寸增大。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与年轻小鼠相比,缺血性损伤并没有大幅降低老年小鼠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测试水性代谢物,研究人员发现,缺血性损伤并不影响年轻或老年小鼠的血浆代谢组谱。该数据还表明,在假手术小鼠和缺血小鼠中,年龄会显著影响循环代谢物的水平(主要是氨基酸、磷脂和有机酸),并扰动参与氨基酸、糖类和核酸代谢的几种途径以及吡哆醇-5′-磷酸补救途径。
因此,该实验增加了我们对有和没有心脏病的小鼠年龄相关的血浆代谢组学信号的理解,排除了与代谢合并症相关的混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