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成人Ⅱ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长期心脏适应性对右心室收缩功能有何影响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726天前 | 639 次浏览 | 分享到:

房间隔缺损(ASD)是第二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缺损,是导致右心扩张的常见原因。当左心房的充盈压超过右心房压时,分流方向通常是从左到右(LR),从而导致右心容量超负荷。如果长期的从左至右(LR)分流会导致肺动脉高压继而使右心压升高,则可能会导致分流逆转,从而导致所谓的艾森曼格综合征。ASD患者的心脏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并确定缺损的大小,同时也可以计算心室容积、功能及评估肺动脉高压。经胸(TTE)和经食道(TEE)超声心动图检查是ASD诊断过程中的一线成像方法。此外,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CT)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尽管CCT可以清晰显示解剖学细节,但需要更高的放射剂量来评估心室容量和评估心脏内分流的情况。相反,CMR可在无辐射的情况下准确且可重复的评价心室容积和功能。CMR可以直接通过缺损或通过肺干和升主动脉前向体积(Qp / Qs)之间的差异间接计算分流体积。在CMR电影成像上可以计算左心室和右心室心肌的张力。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使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评价了IIASD患者LR分流对左(LV)和右心室(RV)的体积、功能和心肌张力的影响,进一步用影像学的方法解释了LR分流的存在所引起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适应性改变。

本研究纳入35例患者(42±17岁,男性17)与对照组(n = 40)进行比较。采用电影成像技术计算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EF)、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周向应变(GCS)、纵向自由壁应变(FWS)和室间隔应变(IVS)。使用相位成像计算肺血流量与全身血流量比(Qp/Qs)

与对照组相比,LR分流(Qp / Qs 2.2±0.6)导致较大的RV舒张末期容积(EDVi)(152±42 vs 82±11 ml / m2),较低的LV EDVi(72±16 vs 83±9 ml / m2),并且RV / LV EDVi比值更高(2.2±0.5 vs 1.0±0.1)(p <0.001)。在功能上,右室每搏输出量较大,左室每搏输出量较低(p <0.001),并且患者右室射血分数降低的趋势十分明显(p = 0.08) LR分流与RV GLSc(p = 0.03)呈负相关,但与RV GCS没有相关性。 纵向IVS患者的纵向IVS而非RV FWS显着降低,即纵向IVSp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