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40万人数据提示睡眠时长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671天前 | 606 次浏览 | 分享到:

        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两个时相: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NREM与REM交替出现,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两种时相循环往复,每夜通常有 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

        英国《每日邮报》曾有文章称,通过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超过7小时或不足7小时的老年人相比,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的老人其大脑衰老可推迟两年。其实,睡觉时长影响健康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结论都不是十分一致。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睡眠太长太短一样都不利于健康。那么究竟睡多长时间更健康呢?

        人类不同年龄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婴儿的睡眠时间为18-20小时,幼儿需要9~12小时,学童需要9~10小时,成人需要7~9小时,老年人需要6~8小时,大于80岁的老年人需要9~10小时。

        观察性研究表明,睡眠时间与许多心血管疾病(CVDs)之间有很强的关联,但因果推断尚未得到证实。为此,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心血管领域专家旨在利用线性和非线性孟德尔随机化(MR)设计,确定基因预测的睡眠时间与12CVDs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表在最新的《欧洲心脏病学》EHJ杂志上。

        研究人员利用了连续短(6 h)和长(9 h)睡眠持续时间相关的遗传位点,在404044名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的英国参与者中考察了与12CVDs的因果关系。

        线性MR分析显示,在校正多重检验后,如果参与者存在预测睡眠时间长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那么基因预测的睡眠时间与动脉高血压、房颤、肺栓塞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呈负相关。即,每多睡1小时,上述疾病发病率反而下降。

        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