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动脉钙化、硬化、粥样硬化,有什么不一样,危险性哪个大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597天前 | 6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容易发生破溃,诱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引起疾病。所以粥样硬化斑块需要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以及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动脉钙化是血管的“疤痕”

        有些人在做动脉检查的时候,会发现钙化点,也就是所说的动脉钙化。这种钙化,是动脉损伤自我修复之后,组织细胞中钙离子的沉积。也可以这么理解,动脉钙化就是动脉受损修复之后形成的“疤痕”。

        形成钙化之后,通常代表损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已经稳定。比如说肺结核所形成的钙化灶,或是男性前列腺中的钙化点,基本上都是炎症痊愈之后残留的痕迹,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现在有观点认为,如果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了动脉钙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动脉本身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斑块的破溃可能性会降低。

        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我们很难完全避免动脉的硬化、钙化、粥样硬化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药物,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控制,并且戒烟限酒,延缓疾病的进展,保护好自己的血管。

        对“三高”的管控,要做到以下标准:

        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把血脂中的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最好达到1.8mmol/L以下;甘油三酯在2.26mmol/L以下。

        把空腹血糖降到7mmol/L以下,餐后血糖峰值小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