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冠心病来袭,需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564天前 | 54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项针对ALB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关系研究显示,基线ALB水平降低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1.071,96%CI:1.012~1.133),结论认为ALB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早期预防及纠正低ALB水平有助于降低其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风险[6]。

        此外,低ALB水平还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初发急性心肌梗死风险[3],或者增加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而影响疾病预后[4]。

        另一项针对ALB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显示,ALB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呈现负相关,并表现为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纳入医院收治的初发心肌梗死患者共2172例为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339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均显示,ALB水平与初发心肌梗死风险呈负相关性,ALB每降低1个标准差(约4 g/L),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OR值为1.87[3]。

        此外,较低水平的ALB还会增加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而影响预后。有研究显示,ALB<35 g/L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较差。研究入选院内已确诊稳定型冠心病患者734例,分为低白蛋白组(n=98,平均白蛋白浓度32.0±3 g/L)和正常白蛋白组(n=636,平均白蛋白浓度41.0±3 g/L),所有患者均随访18个月,统计两组心血管事件比例,低白蛋白组在全因死亡率(10.2% vs 0.5%,P<0.01)和主要心血管事件(7.1% vs 1.4%,P<0.01)方面有着明显更高的风险。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准后单独分析,发现低ALB浓度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17.65,95%CI:1.18~263.40,P=0.037)[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