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供体肥胖可能不会影响心脏移植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776天前 | 55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发表在《循环·心力衰竭》(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接受非重度肥胖供体心脏移植的患者相比,接受重度肥胖供体心脏移植的患者没有发生更多的不良事件,且1年生存率也差不多。随着肥胖症患病率的逐渐上升,潜在肥胖的器官捐赠者比例可能会继续增长,这些发现可能支持将肥胖和心脏较大的捐赠者纳入已经非常低的捐赠者库中。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3年至2017年器官共享联合网络数据库中首次进行的26532例单器官心脏移植手术,其中,3.5%的移植器官来自BMI至少为40 kg/m2的供体,并评估了供体的严重肥胖与受体的短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供体特征

在有严重肥胖的供体移植中,67.4%的移植体与受体大小不匹配,而在没有严重肥胖的供体中,这一比例为9.8%(P<0.01)。大小不匹配的供体体重超过受体体重的130%。此外,与没有严重肥胖的捐献者相比,严重肥胖的捐赠者更容易患糖尿病(10.4% vs. 3.1%;P<0.01)和高血压(33.3% vs. 14.8%P<0.01)

对短期、1年预后的影响

在一项单变量分析中,研究人员对患有严重肥胖的捐献者与无肥胖捐献者的心脏移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组之间在以下结果上没有显着差异:

急性排斥反应(无严重肥胖 1.8%;重度肥胖 1.5%;P=0.54);术后透析(无重度肥胖 10%;重度肥胖 9.4%;P=0.53);需要起搏器(无严重肥胖 3.3%;重度肥胖 3.8%;P=0.34);术后卒中(无重度肥胖 2.4%;重度肥胖 3.4%;P=0.07);1年死亡率(无重度肥胖 11.2%;重度肥胖 11.3%;P=0.9);1年时移植物衰竭(无严重肥胖 3.3%,重度肥胖 2.8%;P=0.37);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移植物衰竭(两组均为1.7%;P=0.85)

经过风险调整后,供体严重肥胖与受体长期存活率较低无关(HR=0.928;95%CI 0.805-1.069)

研究作者表示,这项研究表明,经过仔细选择,肥胖捐赠者的心脏可以在不增加受体风险的情况下使用。鉴于美国肥胖症的发生率持续增加,这项研究有可能通过增加捐赠者的数量和改善日益增多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来扩大极低的捐赠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