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述影像学检查各有局限性。OCT 穿透深度仅限于几毫米,易被晚期冠脉病变吸收,限制了在严重病变段外膜滋养血管的成像。IVUS分辨率低,不能分辨小于 100 µm 的滋养血管。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受血液池中微泡浓度的影响,且微泡浓度随时间和受试者可产生变化,其结果需要进行校正。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像学评价
CT血管造影是目前评价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CT血管造影评价的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可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及诊断易损斑块。有研究发现,发生破裂的斑块部位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显著增大,即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程度高,并且FAI 诊断不稳定斑块的准确率达 91%。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 CT 衰减可以评价抗炎治疗的疗效。
CT血管造影评价的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事件。
CT血管造影测量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成像技术,具有多种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这种成像技术目前仍存在局限性:首先,在数据集成到临床工作站之前,需要在不同的 CT 供应商和扫描参数之间实现测量标准化;其次,目前应用证据存在空白,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进行验证。
作者指出,随着新型混合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实现一体化的多角度综合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将更加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状态,准确指导治疗,使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