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心脏移植后为何会发生高血压?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761天前 | 1838 次浏览 | 分享到:

环孢素诱导入球小动脉收缩,导致肾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一般认为入球小动脉的血管收缩效应是由血管收缩物质(即血栓素生成增加)和血管扩张物质(即前列环素生成减少)之间的不平衡介导的。他克莫司刺激肾脏钠氯协同转运蛋白导致钠潴留。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均可激活RAAS并增强肾上腺素能活性。由于不良反应较轻,大多数移植中心现在使用他克莫司代替环孢素。

心脏移植后高血压的治疗

血压目标

国际心肺移植学会最近的指南建议,移植后高血压患者应达到与一般人群相似的血压目标。因此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目标血压应低于130/80 mmHg

饮食调整

与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样,改变生活方式对心脏移植后的血压控制至关重要。移植后患者通常为盐敏感性高血压,对低钠饮食反应良好。

调整免疫抑制治疗策略

可考虑调整免疫抑制治疗避免高血压;但是必须仔细权衡改善BP控制的获益与移植物排斥的可能增加风险。

减少CNI剂量可改善血压控制并允许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

改用非CNI类免疫抑制方案可降低肾衰竭风险并改善BP。在肾功能不全的晚期心脏移植受者中,麦考酚酯和西罗莫司作为非CNI型免疫抑制剂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优于CNI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选择(1)必须个体化考虑合并症,如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移植后高血压通常需要联合药物治疗以达到目标血压。全身血管阻力持续升高常见于术后早期,可能是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所致。因此,外周血管扩张剂可能为血压控制提供安全有效的选择。

钙通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常用于移植后早期的血压控制。这些药物可有效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从而抵消CNI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64]

CCB的药物相互作用少,在肾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通常耐受性良好,但不可用于外周水肿。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是首选药物之一。尼卡地平确实可增加CNI血要浓度,因此应慎用。一些数据显示CCB可逆转CNI引起的一些肾内血管收缩,表明可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非二氢吡啶类CCB(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通过抑制CYP450酶升高血清CNI水平,应慎用。

利尿剂

由于RAAS被抑制和对血容量扩张反应受损,移植后早期使用袢利尿剂可能有助于血压控制。氢氯噻嗪和氯噻酮可用于心脏移植受者,但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