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和结果的地理差异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746天前 | 12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有所增加。2002年至2015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从28.5‰上升到126.5‰。及时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住院治疗被认为是急性心脏事件后积极结局的关键。因此,密切监测AMI患者的护理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不同地区的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理环境各异的国家。经济状况和区域做法可能会影响治疗模式和结果。中国制定了支持和促进提高医疗质量的国家计划。2009年,中国启动了一项全国卫生保健改革,以促进全国卫生保健的获得和质量。2003年至2011年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证实,卫生保健的使用和覆盖有所增加,在实现各地区平等获得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进展。

然而,在中国,特别是在对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实施了缓解地区差异的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关于医疗质量的地理变化及其时间趋势,人们知之甚少。了解中国的区域护理模式,对大医院的布局、规划和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此,有研究者进行了以中国患者为中心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事件回顾性研究(中国和平回顾性AMI研究),对中国医疗改革前后AMI护理的地理差异进行了评估,研究者估计了不同地区指南推荐治疗的实施和住院结果的差异,并评估了这些差异是如何变化的。这项研究结果近期发布在了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

本研究采用分层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中国大陆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5AMI住院患者的代表性样本。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以及中国大陆3个官方经济地理区域的医院数量和临床能力不同,将医院划分为5个层次:东部-农村、中部-农村、西部-农村、东部-城市和中部/西部-城市地区。

在第一阶段,研究者在5个研究层次中使用简单的随机抽样程序确定医院。第二阶段,根据当地医院数据库,采用系统的随机抽样程序,抽取各抽样医院AMI患者的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修订版(ICD-9) (410.xx)和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修订版(ICD-10) (I21.xx)来识别AMI的主要出院诊断患者。排除了在住院期间发生AMI的患者、转院或出院的患者以及在入院24小时内存活出院的患者。

研究者将2011年和2015年的样本量增加了一倍,以提高描述医院级治疗模式和结果的准确性。详细的临床数据是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数据定义对病历进行集中提取来收集的。在每个阶段都进行严格的监测,确保数据质量,总体准确率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