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丹药业

--始于​1968

发明专利:ZL 2015 1 0028649.9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该怎么评价
来源: | 作者:玉丹 | 发布时间: 1616天前 | 669 次浏览 | 分享到: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进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可表现在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田野、张正琰等发表文章指出,采用多种影像学手段综合评价上述三方面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实现多角度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病变、监测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疗效、预测 相关危险事件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发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干预靶点。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的影像学评价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在体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的金标准,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还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超声造影、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近红外荧光显微镜(NIRF)等。

        核医学成像技术在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PET/CT 基于炎症代谢成像与解剖学成像相结合的原理,可无创、定量测量动脉粥样硬化靶组织中炎症水平。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是最常用的 PET 检查示踪剂,PET/CT 检查中 18F-FDG 的积累量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活跃度。

        18F-FDG PET/CT 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监测抗炎治疗的疗效、预测斑块进展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PET/CT 已被证明对动脉壁炎症高度敏感,在检测大动脉血管炎时,其敏感度超过 80%18F-FDG PET/CT 监测显示,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后,